司雷霆者
< 惊蛰
温馨提示
检测到您现在使用的界面为移动端,剧情可能无法正常播放。建议您点击页面最后的桌面版或者是使用电脑观看
检测到您现在使用的界面为移动端,剧情可能无法正常播放。建议您点击页面最后的桌面版或者是使用电脑观看
剧情模拟器
页面已加载完毕。为避免意外的数据消耗,剧情资源仅在长按1s后开始预载。如果您仅需浏览纯文本内容,请直接单击LOG ALL
自动▶
重置▶
- 太合......
- ???呼——
- 太合辛苦你跑一趟。
- ???今天正好轮到我当值......
- ???太合,有什么事情不能在肃政院的官署里说?
- ???原来还是为虞少卿的事。
- ???麟青砚少卿就这么急于处置自己的前辈?
- 麟青砚这件事也是肃政院御史台的职责所在,解真御史未免太过怠慢。
- 解真......
- 太合......是我召二位来此。
- 太合肃政院监察百官,纵然其人已致仕返乡,在任期间所犯之事,也当追究法办。
- 太合当年虞澄少卿在弹劾琅珆知府时伪造证据一事,干系重大,二位此前已协商多次,未有定论。
- 太合约一个时辰后,虞澄少卿便会抵达此处......
- 解真你竟然瞒着我直接召回了他!
- 麟青砚......不愧是太合。
- 太合此事不宜再拖。如何处置,二位须在一个时辰内有个定论。
- 太合若秉公断案,那我等便于此间代三法司会审,当行炎律。
- 太合若施之以柔,虞少卿上山时,烦劳二位回避,让我二人叙旧。
- 太合此山离京城不过二十里。入京之后,事情便再无转圜的余地。
- 解真......
- 麟青砚......
- 解真我还是那句话,你未免太不讲情理。
- 麟青砚我也说过很多次了,麟青砚只是行大理寺少卿当行之事。
- 麟青砚十年前,虞澄少卿巡检天下刑狱,过琅珆时弹劾当地知府,历一年三月,琅珆知府下狱身死。
- 麟青砚而我在整理卷宗时,发现了其中的疑点。
- 麟青砚三个月前我去到琅珆,反复查证......当年虞少卿弹劾所用的账册、名录等关键物证,确实系伪造。
- 麟青砚这件事证据确凿,辩无可辩。
- 解真我并没有要否认这桩旧案。
- 解真只是请问少卿大人,那位琅珆知府,难道不该被弹劾吗?
- 解真他在任多年,欺上瞒下,侵吞朝廷拨款,是否属实?
- 解真他私发地方政令,屡次巧征新税,是否也是“辩无可辩”的事?
- 解真他拦截伸冤的百姓,贿赂督察官员,虚报民情,又为祸一方了多长时间?
- 解真......
- 解真虞澄在弹劾状上列举了他十多条罪状,有没有哪一条是编造的呢?
- 麟青砚......
- 麟青砚都属实。
- 太合虞少卿若是污人清白,我等又何须在此相商?
- 太合琅珆知府弹劾案,牵连琅珆、京城及巡检部门官员有嫌疑者近十人,经查俱无虚告,朝堂震动,地方肃然,风气为之一改。
- 解真我听说那阵子,百姓投来的感谢信函,在大理寺和肃政院码了厚厚几摞。
- 解真客观来说,这难道不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?
- 解真换言之,虞少卿所作所为,结果上难道不是有利于民?
- 麟青砚......
- 解真太合,你说呢?
- 太合然。
- 解真更何况,你似乎误解了我的意思。
- 解真我从来没说不会处理这件事。
- 麟青砚你所谓的处理......
- 解真大理寺会将虞澄从浩然阁中除名,户部将追回他的致仕金,他返乡后享有的一应优待,也将全部取消。
- 解真更者,如果虞澄的亲眷将来入仕,朝廷也会多作考量。
- 解真同时,此事将知会刑部、肃政院及大理寺,三法司在任的所有大小官员,须引以为戒。
- 解真如果虞澄真是个大奸大恶之徒,用不着你说,在捉拿他下狱之前,我还得先用手里这牵丝刃折磨他个十回八回。
- 解真但他操劳一生,是人人称颂的好官。他今年快七十了,我们姑且保他一个安稳的晚年,有何不可?
- 麟青砚秘而不宣,小惩小戒......对天下而言,其行未彰,其恶未诛。说什么“有何不可”?
- 解真......
- 麟青砚太合,你觉得呢?
- 太合我......
- 麟青砚......你也是这个想法?
- 麟青砚太合,我清楚你的为人,是非分明,公事公办,可从来没有这么多弯弯绕的心思,所以才能在离开军伍后这么快便升任监察御史......
- 麟青砚怎么这次?
- 太合青砚少卿过奖。
- 太合实不相瞒......
- 太合暂且不论官阶,放下立场,我对虞少卿当年之所作所为,唯有钦佩。
- 太合那知府劣迹斑斑,多年来,琅珆并非无人与之抗争,却最终无声无息。
- 太合盖因其行事滴水不漏,上下打点,手眼通天。若非别无他法,虞少卿何必出此下策?
- 太合在那桩案子里,他其实押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。
- 太合如此浩然正气,如此舍生忘死之英勇,不逊我那些沙场上的袍泽。
- 麟青砚......
- 太合......所以,今日之事,只能交予二位定夺。
- 解真啧,太合,我还挺欣赏你这柔情的一面的。
- 麟青砚......
- 麟青砚我同样敬佩虞少卿的为人。
- 麟青砚你们看到前面那棵树了吗?
- 三人转过一个山角,视野陡然开阔。
- 太合与解真顺着麟青砚的视线看过去,悬崖百丈,云雾扼断前路,一棵瘦直的松树傲然挺立,露出积雪也掩藏不住的翠色。
- 麟青砚一年前,我刚从天师府来到大理寺,虞少卿是我最为敬慕的前辈。
- 麟青砚他要返乡,我坚持送他一程,他绕路带我来爬了这座山。
- 解真难怪你今天来得比我和太合都早。
- 麟青砚那棵松树,是他多年前亲手种下的。
- 解真......
- 太合原来如此。
- 麟青砚那时候的虞少卿还是个愣头青,登高远眺,眼前只有云遮雾罩。猛然间阳光透过,将阴霾一扫而空,天地清朗......
- 麟青砚他想到自己马上就要进入京城,赴大理寺就职,心里面感慨万千。
- 麟青砚他立誓要为天下人伸张正义,成为炎律的最后一道隘口,不让任何人蒙冤受屈,于是种下一棵松苗以明心迹。
- 太合好一个虞少卿!
- 麟青砚是啊。那棵小小的松苗已经长成了如此挺拔的树,前辈他也同样对得起自己当年的抱负。
- 麟青砚虞澄是大理寺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少卿,审冤断错无数,琅珆知府一案并不是他经手过最难的案子......
- 麟青砚他只错了这一回。但他错了这一回。
- 太合......
- 解真一棵孤松长成这样,多么难得。
- 解真无论是谁,一路攀登,猛然看见有这么一棵树,挺身入云,饱历风雪而不折,心里都会为之一振。
- 解真麟青砚少卿,推倒这一棵树,会冷了多少登山之人的热血呢?
- 麟青砚......
- 太合解真御史话中有话。
- 解真我想要压下这桩旧案,不单单是为了保下虞澄一人。
- 解真青砚少卿刚就任大理寺少卿不过一年,便彻查前任少卿的所有卷宗,在他致仕之后召回定罪。
- 解真那下一任大理寺少卿,是不是上任后也该查一查你呢?
- 太合青砚少卿只是例行整理卷宗时偶然......
- 解真是。但又有什么区别?
- 解真你我应该清楚得很,再清白的人,也经不起“查”。更何况是官身。
- 太合......
- 解真你们想想,如果这种事成了惯例,大小官员人人自危,心有远虑,做起事情便会束手束脚。
- 解真毕竟一旦失之偏颇,就成了把柄。同僚也好,后继者也好,指不定哪天被有心人发现,自己就得锒铛入狱。
- 解真长此以往,谁还敢在任上有所作为?
- 麟青砚......
- 解真青砚少卿,三法司不是天师府,我们往往要权衡更多东西。
- 麟青砚解真,你何必偷换概念?
- 麟青砚身为大理寺少卿,伪造证据,这件事的性质,到了你口中,竟然只是“失之偏颇”?
- 解真......
- 麟青砚更何况,你的说法,恕我难以苟同。
- 解真嗯?
- 麟青砚未有作为,而思保全?
- 麟青砚我幼年初学雷法,天师便教导我,“司雷霆者,必先敬畏其威,否则必有自伤之日”。
- 麟青砚三法司中,肃政院监察百官,大理寺复核刑狱,每个官员、每桩案子,后面都需要一双眼睛、一道隘口。
- 麟青砚那我们这些行监察之职的人,身后是不是也需要另一双眼睛、另一道隘口呢?世上没有完美的制度,不可能这样层叠循环下去。
- 麟青砚所以我们这些人,最先应该监察的,其实是自己。不然如何保证律法能真正护佑每一个炎国百姓?
- 麟青砚我们都在三法司当差,你未必不清楚这个道理!
- 解真难道,法不容情?
- 解真绝情的究竟是你,还是炎律?!
- 麟青砚执炎律者,若有律不依,那立炎律何用?!
- 太合二位不必如此过激......
- 麟青砚我必须追究这桩旧案,同样不单单是为了处置虞澄一人。
- 解真......
- 麟青砚虞少卿当年在琅珆,面对那个劣迹斑斑却滴水不漏的知府,为了伸张正义,不得已用了“偏颇”的手段,似乎情有可原。
- 麟青砚换作你我,未必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。
- 麟青砚可如果日后我们面对的是更加暧昧的情况呢?可如果日后我们有意为恶呢?
- 麟青砚是否更容易动用些“偏颇”的手段,去放过一个坏人,去构陷一个好人?
- 麟青砚毕竟,为恶,要简单得多。
- 麟青砚国之法度,定人生死。你我身在其位,便容不得半点行差踏错!
- 解真......
- 太合......
- 太合青砚少卿所言,让人醍醐灌顶。
- 太合律法面前,无“事宜从权”一说,这还是太傅当年对我的教诲。
- 太合若因对虞少卿的钦佩之情,有伤炎律之仪......因私废公,是我荒唐了。
- 太合算来,虞少卿也该到了。
- 太合解真御史可还有话说?
- 解真......
- 解真话都说到了这份上......这桩案子由青砚少卿提起,决定权当然也在她。
- 解真我承认你说的在理。
- 解真但最后还是想请二位想想,弹劾虞澄,相比当年弹劾那位琅珆知府,影响只大不小。
- 太合......
- 太合既然如此,请少卿定夺。
- 麟青砚所谓法者,便是悬在人们心上与头顶的那道雷。
- 麟青砚雷声惊蛰,天地通明。
- 麟青砚若此雷不落,麟青砚难为大理寺少卿。
- 白日惊雷,羽兽骤起疾飞,积雪从枝丫间扑簌簌落下,那棵青松依然挺拔,又多了几分翠色。
- 山下,远来的客人刚刚下车。他怔怔抬头,良久未曾挪动一步。